情報

入侵紅火蟻(Solenopsis invicta) 地下小霸王

【台灣外來種】入侵紅火蟻 地下小霸王

過是一隻小小的螞蟻嘛!」這是一般人對螞蟻出現時不以為意的原因,但同時也是對入侵紅火蟻(Solenopsis invicta,英文俗名Red Imported Fire Ant,簡稱紅火蟻)肆虐台灣感到詑異的緣故。一隻小螞蟻,就像掉在地上的一塊錢一樣,碰都懶得碰。然而,肉眼難以看到的,往往也是問題的所在。


(撰文/居芮筠(經典雜誌撰述))

攝影/蕭耀華(經典雜誌攝影組召集人)

 

 

二○○三年證實紅火蟻存在台灣後,人蟻之間,持續上演你追我趕的戲碼,彷若路邊「打地鼠」遊戲機,只要哪裡有個蟻丘冷不防冒出來,人類就想方設法、使盡氣力,朝那群紅火蟻,狠狠打下去。只不過,紅火蟻過於氾濫,地底下又深不可測,使人類汗流浹背、氣急敗壞,為了小螞蟻,差點把地都掀了。曾遭人無數次踩在腳下的螞蟻,如今卻將人類制伏於牠的足下,令人頭痛慌悚,這彷彿是老天一個嘲謔的安排。

然而,從災情傳出至今,已過了四個年頭,我們不禁忖測:紅火蟻消失了嗎?直至拜訪專家學者、實地調查後,才赫然發現,幾年前那張狂的夢魘,如今依舊在地底下萬頭鑽動。而這夢魘的產生,亦非一夜之間的事。

外來入侵種的問題並非突發事件,其實早已無聲無息地盤踞台灣,在各地侵害原生物種,惟紅火蟻對人類造成直接傷害,叮螫後,嚴重者會休克,甚至死亡,這才迫使國人面對這隱藏的生態危機。除傷及身體外,紅火蟻造成人類心理恐慌的主因,與其說是大面積的蟻災,不如說是牠的神出鬼沒。

關於紅火蟻的確切來源,至今仍是懸宕未解,這暴露出我們的弱點,彷彿身陷紅火蟻布下的空城計,直到桃園、台北、嘉義等地瞬間爆發大災情,才驚覺紅火蟻早就蟄伏於暗處,一寸寸地在地底下建立牠們的王朝。根據台灣大學昆蟲所兩位研究生楊景程和洪裕堂的研究指出,台灣紅火蟻的入侵源極可能是美國,透過貨物運輸抵達。

紅火蟻登陸台灣的方式甚為模糊,而所有臆測或許可歸結為一種最有可能的答案——「紅火蟻隨著沾附在貨櫃底下的土壤,被載到基隆港,為節省成本,那些貨櫃便不落地,直接送至桃園機場旁的集散地存放。該處附近,出現台灣第一批紅火蟻」,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林宗岐詳細地說明。而相對於官方公布紅火蟻入侵的二○○三年,桃園「一隊」消毒清潔有限公司病媒蚊防治員顧志祥卻說:「我在一九九九年就被咬過了!只是當時不知那就是紅火蟻。」未知令人恐懼,即使紅火蟻抵台的時空點晦昧,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,牠們絕不是跟媒體報導一塊兒空降到台灣的。

除了謎樣行蹤讓人不知所措外,紅火蟻的遷徙方式也令人咋舌。大水氾濫是牠們擴散的主要肇因之一,因為發生洪水時,職蟻會將蟻后、幼蟲及卵層層包住,形成蟻團,來保護中間那群肩負傳宗接代使命的分子,蟻團可在水上漂流數星期,直到接觸陸地後重新築巢。

不幸的是,就在紅火蟻抵達桃園機場後,「二○○一年颳起納莉颱風,釀成北台灣嚴重淹水,促使紅火蟻大規模移棲,散布至各處田地;更殘酷的是,二○○二至二○○三年發生旱災,致使政府下達農地休耕政策,這讓農田成了紅火蟻最理想的溫床」,林宗岐博士完整地解釋著。充足的空間和時間,讓牠們闢築完善的蟻巢、茁壯整個族群,以及孕育繁盛的後代。待復耕後,田裡已冒出一個個的蟻丘,農民原本是「外出工作」,如今卻是「誤闖私宅」,遭捍衛家園的紅火蟻們叮得叫苦連天。
紅火蟻是向陽性昆蟲,因此,無論田地、操場、營區、公園或墓地,只要有土壤及充分的陽光,就是牠們理想的活動樂園。全台目前發現的近兩百八十種螞蟻中,唯有紅火蟻巢會突出地表十至三十公分以上,形成蟻丘。冬天時,地表溫度較低,紅火蟻家族遷進蟻丘,以便取暖;此外,溫暖也利於孵化,紅火蟻發育所需溫度約為三十至三十五度。而夏天時,地表可能會高達五十幾度,這時牠們便遷回地底,度過炎炎夏日。
除了蟻丘這天然的節溫器外,蟻巢內部呈蜂窩狀,其精密嚴謹的穴道結構,深度和廣度可達數公尺。而蟻巢外部,會出現紅火蟻的覓食蟻道,此蟻道可延伸至三十公尺以外。縝密的基地組織,似乎已宣告紅火蟻那難以摧毀的防禦網絡。
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,紅火蟻肆虐範圍不只在向陽的空曠地。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助理林暉閔指出,「紅火蟻會咬電線,當一、兩隻咬穿電線而被電死後,會釋出味道,因而吸引更多紅火蟻過去,其散發之酸性物質,會腐蝕電器設備。」電器設備的破壞,小則禍及都市交通,大則造成機場號誌作業錯亂,後果嚴重不堪設想。
肆虐範圍廣泛
 
縱使目觀察到的紅火蟻危害案例,皆發生於戶外,但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基森指出,「下雨時,紅火蟻會將蟻巢搬進室內;大熱天裡,也會進屋尋找水源和食物;再者,噴灑殺蟲劑時,也可能將紅火蟻驅趕至室內。」以植物種子、果實、土棲動物如蚯蚓等為食,又以向陽地和配電箱為居,紅火蟻除了讓民眾不勝其擾外,也造成國內生態失衡與農作、經濟損失。
紅火蟻之所以造成偌大危害,原因之一在於牠們強勢的個性。當活動的蟻巢受干擾,裡面的紅火蟻會於數十秒內大量傾巢而出,對入侵者發動凶狠攻擊,先用大顎咬住敵人,再用腹部無倒勾的螫針連扎數次,注入酸性毒液,其中的毒蛋白會讓少數受攻擊者過敏或休克死亡。被毒針螫過的部位,會有如火灼般的疼痛感,故稱之為「火蟻」,之後會起膿皰,若抓破,則易引起細菌的二次性感染。攝影同仁在桃園平鎮採訪時,為了捕捉特寫鏡頭,刻意讓一隻紅火蟻在他手上狠螫幾針,細小身軀蜷成攻擊狀時,我的腦袋和相機一起按下了快門,印記下牠那生存的力道。
生存,的確是生物的本能。紅火蟻除靠洪水擴散外,自然遷飛是上天賦予牠們拓展版圖的本領。一般螞蟻都有固定交配期,紅火蟻卻無時無刻都有成熟蟻巢準備延續生命。有翅的處女蟻后和雄蟻,藉由「婚飛」儀式,飛至九十至三百公尺高的空中,此乃適者生存的淘汰過程,強壯健康者才能落地並完成交配;爾後,蟻后便帶著這十至二十隻雄蟻注入的數億精子,飛行三至五公里處,另築新巢,每天負責產卵,直至終了。
大自然的腳步,人類怎能跟得上?縱使婚飛後築巢的成功率不高,一千隻蟻后中,大概只有一隻能存活、建立王國,但也正是這嚴格的淘汰機制,逼出了紅火蟻的多產特性,讓手持藥劑、儀器的人類,在追逐紅火蟻的路上,跌了不止一次的倒栽蔥。
 
 
漂洋過海,立足台灣
 
紅火蟻的原產地為南美洲巴西、巴拉圭與阿根廷一帶,一九三○年間入侵美國南方。當時的美國,為二次世界大戰與經濟蕭條所困擾,無暇處理紅火蟻問題,於是,十年黃金防治期稍縱即逝,讓美國對抗紅火蟻近八十年來,除須臾勝利所帶來的空歡喜外,如今可謂已全然失守,無論速食店門外的花圃,或家中院子草皮上,處處皆淪陷於一片「火海」。
無獨有偶的,肇因於貿易全球化,帶動便利的貨物運輸,使紅火蟻得以跨越海洋的天然屏障,於二○○一年登陸澳洲和紐西蘭。紐西蘭以其對外來種的敏銳度和積極防治力,成功將紅火蟻逐出疆界之外。另一值得仿效的國家是澳洲,訂下六年防治計畫,投入近五十億新台幣,防治成功率為百分之九十九。惟為了剩餘的紅火蟻,澳洲已將防治期延長。由於在台灣並無先例,因此,人們在面對紅火蟻的入侵上,暴露粗疏的防檢系統,以及生澀的應對之道。
二○○四年九月,台北大學三峽校區驚爆令人難以置信的蟻災,全校四、五十公頃的土地布滿蟻巢,校外周邊的土地亦遭危害,校內約數十位師生受傷。校方除緊急成立防治小組外,更積極爭取校外資源,廣納各單位和專家前來協防與實驗。校園頓時成了疆場,台灣也向紅火蟻正式宣戰。
為了防治這群不速之客,剛開始,國人慌亂地使用周遭觸手可及的道具,如沸水、清潔劑,甚至看似所向無敵的火等,以為能撲滅這些弱不禁風的小昆蟲。豈料事與願違,殺得了一隻,卻殺不了一巢內數十萬隻的火蟻雄兵,這些物理防治法反而很容易使紅火蟻因四處逃竄,而擴散至他處另起爐灶。
為了因應紅火蟻災情,二○○四年十一月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成立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,委託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吳文哲和石正人兩位教授指導運籌,協助執行技術事宜。經參考國外防治經驗與實地測試後,發現撒藥是最有效的辦法。
~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~
 
【紅火蟻特殊生態】

 

紅火蟻是真社會性昆蟲,唯一生殖階級為蟻后,族群分工細密,有蟻后、雄蟻和職蟻(工蟻和兵蟻亞階級)。成熟蟻巢平均每天可產一千五百至五千個卵,每年可產四千五百隻蟻后。在原產地巴西,一個蟻巢內只有一隻蟻后,稱之為單蟻后型,成熟蟻巢內約有五至二十四萬隻個體。換言之,只要蟻后一死,整個巢就滅絕。後來因人類的撲殺,導致單蟻后型蟻巢,從南美洲遷至美國、台灣後,發展出多蟻后型蟻巢,通常會有三、四十隻蟻后,而成熟蟻巢內約有十至五十萬隻個體。
此外,若蟻后感受到蟻巢內數量減少時,一天的產卵量會倍增;而蟻巢內的職蟻,會依族群需要餵養幼蟲,使之演變成不同階級的成蟲,譬如,若蟻巢未受危害時,幼蟲會發育成職蟻;反之,則會變為有翅生殖蟻,以利增加族群數量。這也是人類難以將紅火蟻殲滅的主因之一。
紅火蟻職蟻平均體長約二至六公厘,雄蟻約八至九公厘,蟻后則約一公分。雄的較黑、較小,雌的較紅、較大。紅火蟻職蟻是連續多態型,也就是說,紅火蟻因其功能不同,呈現不同體態,譬如:體型較小的職蟻,方便餵食;體型較大的職蟻,適合搬運;負責取水的職蟻腹部較大,適合貯藏水分回來分食;因此,紅火蟻以最節省能量的方式使用「蟻力」。
在野外,若撥開蟻丘,則會發現,在受到威脅後,職蟻會依序將蛹、幼蟲和卵等下一代,以十萬火急的分工速度搬至地底,轉瞬間,眼前只剩下土色一片。遇難不逃跑,反倒先保護族群成員,螞蟻的世界的確調整了人類的視界。
↑ 紅火蟻職蟻負責照顧幼蟲。撥開撥開蟻丘,職蟻會迅速將其他成員搬至地底,確保安全。(圖片提供/台灣大學)

 

↑ 使用無孔不入的低溫液態氮,以高壓灌入蟻巢,瞬間凍死內部的紅火蟻,此法只適用於獨立蟻巢。
 
 
 
 
 

文章來源:https://goo.gl/iqaEDP

★文中(學名/內容)僅供參考,切勿作為決定憑據。

★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,未獲授權請勿轉載。

 
相關文章
情報

剪齒牛頭犬蟻/弗菲卡特 Myrmecia forficata

情報新聞

完美解決機器人的自主導航功能竟然是靠螞蟻?

情報

馬塔貝勒蟻 Megaponera analis

情報新聞

廣西發現螞蟻界活化石!內地首現珍稀「雄王聲猛蟻」Opamyrmahungvuong

取得最新資訊
訂閱我們